来简单静态体验一下新一代宝马X1,具体型号为sDrive 25Li M运动套装,即搭载2.0T发动机的两驱版本,官方指导价31.69万元,聊几点感受:
1、X1又长大了,从绝对的尺寸上来看,X1的三维数据为4616 mm x 1845 mm x 1641 mm,轴距2802 mm,和拥有7座布局的奔驰GLB相仿,远远大过奥迪Q3、凯迪拉克XT4等等同级对手;
辅以全面更新的设计语言,新一代X1实车的外观气场进一步提升,已经不输于老大哥X3。
2、X1的主驾驶位坐姿保持了宝马一贯以来的高水准,座椅可以调整得非常低,方向盘也可以拉到一个非常靠近身体的位置,而方向盘握感也非常扎实,同时座椅的支撑也比较有力,这样的乘坐体感很容易让人产生驾驶的欲望。
3、和灰头土脸的上一代车型相比,新一代X1的内饰质感有了革命性的进步,这种进步体现在更加丰富的型面变化、更加精致的细节设计,以及色彩更加艳丽的氛围灯;
不过身为一部入门级紧凑SUV,X1的内饰用料依然遵循了传统豪华品牌阶级分明的特色,能不用软包就绝不用软包,能不用真皮就绝不用真皮,导致内饰的整体观感显得很“硬”,诸如后排中央扶手的杯托等细节之处的设计和用料也显得非常廉价。
4、X1前排中央扶手区域的设计非常有意思,原先宝马标志性的鸡腿挡杆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剃须刀形状的小拨块,音量调节旋钮退化成了一个小滚轮,各种按键布局更加紧凑,节省了大量空间,使得X1的中央岛台做成了上下两层,腾出了大量的储物空间。
当然,这些储物空间的内衬全都是触感廉价的硬塑料,再次体现了阶级分明的特色。
5、新一代X1已经搭载了全面更新的iDrive8系统,屏幕亮度、对比度和色彩直追智能手机,操作界面更加精美、更加扁平化,呼应了当下的设计潮流,还支持车机版微信和腾讯小程序,无线CarPlay也没有缺席;
但在我看来,iDrive8的菜单逻辑太过混乱,各种横向、纵向排布的列表和菜单纷繁复杂,让人摸不着头脑,还取消了空调操作界面的实体按键和旋钮并将其整合进屏幕,无法实现盲操作,导致实用性层面有了退步。
6、受益于夸张的尺寸,X1的前排横向空间和上一代X1相比又有了进步,后排腿部空间更是反超老大哥X3;
又因为X1是一部纯种的燃油车,它的后排地板高度非常低,后排座椅完全没有任何坐小板凳的感觉,当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位,坐在后排的我还可以把双脚塞到前排座椅的下方。
7、和出色的空间表现相比,X1的后排座椅乘坐体感却比较一般,体现在座垫虽然够长但却非常平,对大腿欠缺支撑;座椅填充物也比较硬,坐下去没有下陷感;椅背和头枕的填充物也同样是硬邦邦的质地,没有大沙发的感觉。
8、选装的哈曼卡顿音响给了我惊喜,音色非常有感染力,低音足够下潜足够有力,声音的层次感也不错,在同价位的豪华品牌车型中堪称出类拔萃。
总而言之,新一代X1的静态体验有了质的进步,几乎补足了上一代车型的各种短板,也延续了上一代车型空间大的优点,让X1的竞争力有了实质性的提升,而对于喜欢在车上听歌的我来说,X1的哈曼卡顿音响更是让我惊叹,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我对X1的喜爱。
但我还是要泼一盆冷水:这些进步带来的竞争优势,仅仅是相对于上一代X1,以及同级别的豪华品牌紧凑级SUV而言的。
放眼整个汽车市场,25—35万元这个价位区间是自主品牌高端车型垂涎欲滴的领地,是造车新势力竞相角逐的兵家之地,就静态体验而言,它们可以用绝对的空间尺寸、豪华感、车机智能化优势碾压新一代X1。
在它们面前,新一代X1手里的牌或许也只剩下那个蓝天白云的车标,以及这个车标带来的一系列附加值。
当然,有人会说新一代X1的目标消费群体不会在意这些,他们只会在意蓝天白云的车标。对此,我只想说,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,以及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升级,这个消费群体的绝对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少。
面对这种情况,基于新一代X1 28.89—34.99万元的指导价,宝马阁下又该如何应对?只能靠不断进步和加大优惠力度了。